在數字經濟與產業升級的雙重驅動下,中國郵政正處于從傳統服務向智慧化、專業化轉型的關鍵期。近年來,四川省郵政工會立足本地實際,持續探索工匠人才梯次培育體系,以王順友、其美多吉、哈弄奪機三代勞模為引領,創新開展“名師出高徒”技能培訓,引導職工創先爭優、建功立業。
去年9月20日,四川郵政工匠學院正式揭牌成立,成為全國郵政系統首個省級工匠培養平臺。這一舉措既是對習近平總書記“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”號召的積極響應,也是“人才強郵”戰略在行業變革中的深度實踐。如今,這些工匠人才活躍在四川郵政各條線、各崗位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。
新老相承眾雁齊飛
3月6日,一架載重50公斤的大型無人機從木里縣城起飛,僅用3分鐘便將郵件送至直線距離3公里外的友友坪村。“以前父親送一趟郵件要往返14天,現在無人機轉眼即達!”王順友的兒子王銀海感慨道。曾多次隨父親投遞郵件,深知郵路艱辛的他,如今作為木里縣郵政分公司渠道管理人員,積極推動開通無人機郵路。目前,木里郵政計劃常態化運行無人機航線,覆蓋列瓦、項腳等偏遠鄉鎮,曾經的“九十九道拐”險途已化作“云上馬班郵路”的快捷航線。
4月初,甘孜州多地大雪紛飛,郵車駕駛員洛絨牛擁小心翼翼地行駛在雪線郵路上。自2015年參加工作后,他拜其美多吉為師,成為勤懇的“小徒弟”。“牛擁的韌勁和對工作的熱愛讓我欣慰。現在,他不僅掌握了駕駛和修理技術,更學會了用心對待每件郵件。”其美多吉希望他將這份責任與熱愛傳承下去。
在若爾蓋縣,投遞員羅措忙著清分郵件、分配任務。作為哈弄奪機的徒弟,她始終牢記師傅“零失誤是對努力的最好證明”的教誨。如今,擔任投遞外包班組長的她,同樣要求團隊做到投遞零失誤。“羅措認真細致,相信她會比我更優秀。”哈弄奪機滿懷期待。
這些郵政“新生代”在師傅的言傳身教下,將老一輩的堅守與新時代的創新深度融合,讓工匠精神在傳承中煥發出新生。
建立工匠人才培育體系
作為西南地區樞紐,四川在“一帶一路”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地位關鍵。四川郵政作為連接城鄉的重要紐帶,在新時代發展征程中更需要強化自身服務能力,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一大批覆蓋各專業、各領域的高技能人才。
長期以來,四川省郵政分公司黨委高度重視人才培養與傳承,從“三代勞模”到“四川工匠”“中國好人”“最美投遞員”,眾多榜樣激勵著廣大職工不斷創先爭優、建功立業。去年1月,第十六屆全國技術能手、宜賓市郵政分公司投遞業務管理員馬永強獲評“四川工匠”,成為四川郵政唯一的省級工匠。以此為契機,四川省分公司黨委于去年9月批準創辦四川郵政工匠學院,聚焦區域特色產業、跨境物流、鄉村振興寄遞等方面定向培養人才,納入黨管人才總盤子,形成黨委領導、行政指導、工會主管、省人才發展中心主辦、各板塊各部門積極參與、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。
學院成立后,積極完善師資庫與實訓基地,建設網上平臺,開展技能培訓。“省級郵政工匠孵化人才培訓班”納入今年四川郵政教育培訓計劃,由省郵政工會出臺設備預算、教師授課補助、課程開發費用、勞動和技能競賽專項經費等支撐措施,確保學院良性運轉。同時,實施工匠人才梯次培育計劃,每兩年評選省級郵政工匠、市級孵化人才,擇優推薦參評政府工匠稱號。自今年起,擬用6年構建“市(政府)—省(郵政)—省(政府)”三級培育體系,形成“頭雁引領、眾雁齊飛、新老相承”的人才梯隊,營造技能成才、技能興企的良好氛圍。
引領職工爭先創優
7月8日,四川郵政首期工匠孵化人才培訓班開班,49名省級郵政工匠孵化人才參加。培訓開設“代理金融、寄遞、郵務三大業務發展”“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建設”“AI背景下工作效率提升”等課程,采用“外聘老師+內訓師+四川工匠”模式授課,課堂聚焦“宏觀政策分析+重點業務講解+AI技術實操”,并運用“課堂教學+分享沙龍+觀摩教學”的形式,助力“準工匠”突破技能瓶頸、拓寬視野,從“熟練工”成長為“技術帶頭人”,從“業務骨干”躍升為“創新引擎”。
其間,四川郵政實施“新型學徒制”,于2023年先后舉辦了代理金融、寄遞條線兩場拜師儀式,開啟新型學徒培養的序幕。如今,通過1600余名業務骨干“手把手”帶教,已培養出2000余名專業技能過硬的新生力量。工匠學院掛牌成立后深入推行該模式,舉辦了首期“名師高徒”技能大賽。截至2024年底,四川郵政高技能人才占比已達38.17%,提前實現集團公司“十四五”高技能人才目標。
以賽促學、以創促產,四川郵政構建了“教學—競賽—創新”的全鏈條人才培養體系。近年來,四川郵政積極爭取省總工會、省人社廳支持,將多項技能大賽納入省級技能大賽,成功舉辦了四川省快遞員、快件處理員技能競賽,四川郵政“師帶徒”技能競賽,“中國夢·勞動美——青耘四川·郵我同行”青年直播助農大賽,不僅涌現出一批技術能手,更推動企業連續兩年提前實現經營目標。
“我們不僅要培養單兵作戰的能手,更要打造協同創新的團隊。”四川省郵政工會副主席羅程介紹。目前,11個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正開展課題攻關,每個工作室每年至少完成2個創新項目。
“工匠精神就是要精益求精、追求卓越。”四川省分公司黨委委員、副總經理,工匠學院院務委員會主任萬立表示,未來將繼續深化“人才強郵”戰略,讓工匠學院真正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“孵化器”和“加速器”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