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時節,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富盛鎮烏石村的百畝番茄大棚里,紅瑪瑙般的果實壓彎了枝頭,一場別開生面的助農直播正火熱上演。
“徐書記,咱們的‘翡翠紅’小番茄剛上架郵樂購生鮮專區,直播間和社區團購同步開始‘秒殺’活動,訂單已經突破1100單了!”“90后”新農人張曉珍興奮地向紹興市郵政分公司黨委書記、總經理徐輝說道。
這位曾在凌晨3點蹬著三輪車趕早市、眼睜睜看著番茄爛在地里的青年創業者,如今在紹興郵政的助力下,坐在大棚里就把鮮果賣向了全國。
這是紹興郵政服務鄉村振興的一個生動縮影。
作為扎根鄉村振興一線的郵政先鋒,徐輝積極貫徹落實集團公司服務鄉村振興“五大定位”“六大抓手”戰略布局,帶領紹興郵政以“紅色引擎”驅動服務升級,創新構建“黨建+”服務矩陣,走出了一條具有郵政特色的助農共富之路。
在這條路上,既有黨建引領的堅定步伐,也有數字賦能的創新探索,更有一心為民的赤誠情懷。
強基固本 夯實鄉村振興“橋頭堡”
“鄉村振興的核心密碼,在于讓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。”徐輝創新實踐“12345”黨建責任體系。這套體系以“黨建一流”為目標引領,壓實“兩個責任”,推進“三化”建設,服務“四梁”業務,打造“五大品牌”,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黨建工作方法。特別是在組織建設方面,紹興郵政創造性地將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,讓黨旗在鄉村振興一線高高飄揚。
對標推進鄉村振興新要求和新標準,徐輝積極推動開展“聚黨業融合力量促服務鄉村振興”主題實踐活動,通過定責、擔責、履責一體化推進,點燃基層活力“引擎”,釋放助力鄉村振興“動能”。其中,市場渠道黨支部推行“黨員包片聯戶”機制,黨員帶頭走訪農戶、合作社,2024年累計開發重點客戶57家,有效開發料酒特色產業,實現銷售額達687萬元。
此外,徐輝還牽頭打造了越富“郵”生活館。作為“黨建+共富”示范陣地,該館創新融合黨性教育、產品展銷、直播帶貨等功能,已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“紅色地標”。2024年,越富“郵”生活館共舉辦黨建共建活動48場,接待參觀學習2700余人次,帶動農產品銷售突破千萬元,生動詮釋了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。
數字賦能 跑出鄉村振興“加速度”
“‘90后’大學畢業生張曉珍懷揣創業夢想,將全部積蓄投入30畝果蔬種植基地。像她這樣敢闖敢拼的青年創業者,正是鄉村振興的新生力量。我們要以更大力度支持這些大學生創業項目,發揮好郵政資源稟賦優勢,切實解決其銷售難題,讓他們的青春在田野上綻放光彩。”徐輝表示,“必須為創業者搭建更廣闊的舞臺,打通產銷對接‘最初一公里’,用實實在在的幫扶舉措,托起新時代的農業創業夢。”
面對數字經濟浪潮,徐輝帶領團隊探索“黨建+直播”帶貨新模式,聯合富盛鎮政府打造全省首個共富郵路“一村一播”特色農品銷售項目。該項目圍繞鄉村振興主題,聚焦特色農產品,面向富盛鎮所有村社,提供免費培訓、直播間共享、寄遞等一攬子服務,旨在構筑“普遍服務+農村電商+快遞物流+金融”綜合便民服務平臺。由此,富盛鎮既培育出了本土“新農人主播”,也孵化了郵政專業直播團隊。當手機成為“新農具”、直播化作“新農活”,一年4200萬元的農產品銷售額印證了“云端共富”的魔力。這種“造血式”助農,串聯起了富盛鎮“農品生產—推廣銷售—配送—消費端”整個產業鏈條,有效促進了當地及周邊區域農產品、手工藝品等交易,暢通了物流渠道,讓山貨直達城市餐桌,更讓村民從守著青山“沒飯吃”變成守著青山“吃好飯”。“共富郵路”項目榮獲2024全球電子商務創業創新大賽(農村電商賽區)一等獎、全球總決賽三等獎。
此外,為解決百姓融資難題,徐輝推動郵銀協同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和清單化工作機制,通過設立鄉村振興工作室、建設信用村服務點、開展整村授信等舉措,打造了諸暨炒貨、上虞果蔬、嵊州香榧、柯橋糧油等一批“一縣一業、一行一品”特色農業貸樣板,為產業發展注入了金融“活水”。
協同共創 繪就鄉村振興“同心圓”
“鄉村振興需要多方共建。”徐輝說。在有效激發紹興郵政各級黨組織服務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同時,他堅持不斷地對外拓展朋友圈,爭取多方支持。
在協同發展的理念指引下,紹興郵政的“共富朋友圈”持續擴容——紹興市分公司黨委緊抓政策窗口期,深入對接客貨郵融合發展等“五大工程”,與市交通運輸局等12個單位黨組織建成“黨建聯盟”,爭取“四好農村路”補助資金,復用公交場站資源18處。
在嵊州桃形李項目中,徐輝指導并帶動嵊州郵政與當地農業農村局、財政局、商務局聯合下發家庭農場整體提升的若干政策實施細則及實施方案。文件將郵政寄遞、普惠保險、電商業務、金融貸款納入全市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信息管理平臺;聯合移動公司、煙草專賣局、農商銀行等“黨建聯盟”單位組建黨員突擊隊,開展助農直播、品控、包裝、搬運等工作,2024年累計銷售超5萬公斤。這種跨界協同的“乘法效應”,讓郵政網絡與民生工程深度融合。
從“輸血幫扶”到“造血振興”,在徐輝的帶領下,紹興郵政的助農實踐贏得社會廣泛認可。在會稽山麓,這條用“黨建紅”“郵政綠”繪就的共富之路,正向著更廣闊的田野延伸。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鄉野大地,綠色郵車已滿載著山貨和希望,駛向鄉村振興的春天。正如徐輝所言:“服務鄉村振興沒有終點,我們將始終以‘時時放心不下’的責任感,把民生愿景變成幸福實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