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晉西北的黃河東岸,巍巍呂梁山的環抱中,矗立著一座為中國革命作出過巨大貢獻的紅色小城——興縣。1937年9月,遵照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指示,八路軍120師、115師東渡黃河,在此創建晉綏革命根據地,阻敵西犯,形成保衛延安的堅實屏障。1940年—1949年,興縣蔡家崖村是晉綏邊區行政公署、晉綏軍區司令部、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所在地。晉綏邊區人民為八路軍提供人力、物力、財力的支援,運送延安和各抗日根據地之間往返的文件、書刊和槍支、彈藥等軍需物資,保障了秘密交通線的順暢。
如今,在這片紅色熱土上,山西省興縣郵政分公司積極傳承呂梁精神和戰郵紅色基因,艱苦奮斗、勇于創新,譜寫了新時代老區郵政的新篇章。
堅守普服根與魂
興縣是山西省面積最大的縣,域內山巒起伏、坡大溝深。興縣郵政始終牢記“人民郵政為人民”的服務宗旨,認真履行普遍服務義務,設置39個城鄉投遞道段,覆蓋全縣所有鄉鎮的700多個行政村,道段總里程達1883公里。“目前,我們有投遞車20輛、電動三輪車19輛、普服人員48人,建設農村綜合服務站112處,可以保證黨報黨刊當日進口當日投遞。”興縣分公司總經理李麗娜介紹道。
“我爺爺曾是邊區的義務通信員,多次冒險到根據地各機關送信,所以我很關注郵政工作,對投遞員也有一種天然的好感。”溫永利是蔡家崖村的黨支部書記,常年訂閱《求是》雜志和《山西日報》《呂梁日報》等黨報黨刊。
上午11點前后,投遞員高旭軍準時來到村委會,將報刊放在溫永利的辦公桌上。“通過學習這些黨報黨刊上的重要文章,我們黨支部貫徹中央精神,帶領全村群眾積極創業。除種植核桃、杏等經濟林外,現在還建了扶貧車間,加工各種箱包、毛絨玩具,村集體年收入增加到100多萬元。”溫永利說。
蔡家崖鄉蔡家崖村作為當年晉綏革命根據地的首府所在地,現在不光有鄉政府駐地,還有晉綏革命紀念館、縣委黨校、黨史研究室等多家“紅色機構”,累計訂閱黨報黨刊近200份。高旭軍每天早早就趕到單位,認真分揀后就趕緊出班投遞,風雨無阻。“生長在這片富含革命基因的熱土上,我們骨子里都有勇于奮斗的勁頭。當年八路軍交通員冒著戰火都要完成任務,現在的工作雖然也辛苦,但和前輩比,這都不是事兒。”
夏日的高溫中,高家村郵政所鄉郵員張固平和妻子閻麗英仔細修補房頂上的漏水點。這里是當年晉綏日報社、抗戰日報社編輯部所在地。“汛期來了,高考錄取通知書也馬上開始投遞,我得保證這些通知書不被打濕。這可是老區娃娃們的希望。”張固平說。
下午3點,一輛公交車準時停靠在高家村郵政所門口,張固平和公交車駕駛員將一袋袋郵件卸下車。今年2月,興縣郵政與縣公交公司啟動了“交郵合作”,將縣城至各鄉鎮郵政局所的報刊和郵件交由公交公司承運。經過緊張分揀后,張固平騎上摩托車開始了當天的投遞。他的道段上有19個行政村、2個部隊,道段里程達60公里,晚上回來要到9點多了。他的車去時滿載報刊郵件,回時則裝滿紅棗、核桃等土特產。“村民現在富起來了,經常通過網絡購買稀罕的外地水果,一些村民也嘗試通過電商直播把家鄉特產賣出去。鄉里就郵政一家快遞,咱得幫鄉親們搭好內外溝通的橋梁。”張固平說。
拓寬老區振興路
興縣是革命老區,也曾是貧困山區,曾被列為山西省35個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之首。新時代脫貧攻堅戰打響后,興縣人民發揚呂梁精神,通過科技賦能打造現代農業新高度、文旅融合繪就全域旅游新圖景,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,2020年退出貧困縣行列,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達202億元。在這個過程中,興縣郵政發揮寄遞優勢,有效解決了農副產品“寄遞難”的問題,積極拓寬老區的振興路。
山花爛漫農業科技公司是興縣近年來異軍突起的一家民營企業,主要經營有機小米、綠色雜糧等高附加值農品,采取訂單化種植、保底價收購等方式,助力4個鄉鎮的農戶增收。2022年,公司順應形勢,成立了電商運營部。“從開展電商銷售的第一天起,我們就用郵政的快遞。3年來,雙方合作很愉快,郵政的服務好、資費低、理賠快,對我們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大幫助。目前,我們準備與郵政開展戰略合作,把我們的產品布放在郵政的郵樂購平臺、分銷平臺,讓興縣的雜糧品牌走出呂梁,助力老區鄉村振興。”山花爛漫公司電商運營部經理王俊兵說。與王俊兵有同感的還有清泉醋業電商部經理白慧。“公司在2018年就開啟了電商業務。一開始對物品包裝啥也不懂,經常有快件破損。與郵政公司合作后,他們每天派人去距離縣城10公里的曹家坡村生產基地,手把手教我們如何包裝,還幫我們貼單、打包,這種服務一直持續了兩三年。”
2023年,興縣縣政府在縣城邊設立了鄉村e鎮電商企業服務中心,山花爛漫公司、清泉醋業、晉綏黃河灣等十幾家有一定規模的電商企業入駐其中。“興縣郵政已經與十多家電商企業簽訂合作協議,每天派人上門取件,月均出口量上萬件,直接助力電商企業將老區的優質農副產品寄出去,助力老區實現鄉村振興。”興縣分公司寄遞部主任魏建軍說。
突出特色傳精神
在當前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背景下,興縣郵政圍繞晉綏首府紅色資源,突出郵政特色,主動轉型,以“政企聯動、服務地方”為核心理念,將郵政的明信片、形象冊制作及主題郵局等優勢與地方形象推廣深度融合,構建了“郵政服務+紅色文化”的新型宣傳矩陣,通過“國家名片”有力宣傳了晉綏邊區革命歷史,進一步弘揚了呂梁精神。
今年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,興縣郵政敏銳捕捉到這個宣傳熱點,在年初就主動走訪縣委宣傳部,精心策劃設計方案,得到縣委、縣政府的認可,最終制作出了《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》郵票珍藏冊。“我們充分借助郵政的優勢,通過明信片、形象冊等載體,加強紅色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宣傳,讓更多游客了解興縣,了解晉綏邊區的革命歷史,將呂梁精神傳承下去。”興縣縣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武軍說。
在蔡家崖村“紅色旅游一條街”上,晉綏邊區紅色文化主題郵局于今年4月3日開門迎客。“主題郵局與晉綏邊區公署舊址一墻之隔,位于舊址與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的必經之路上。很多游客都會進來看看,選取特色郵品或者文創產品帶回去。”主題郵局經理孫利說。這里陳列著《山西抗戰紀實》郵票珍藏冊、戰爭題材小人書、紅色經典故事圖書以及各種抗戰元素、郵政元素的文創產品。“除了現場銷售,我們還開通了抖音直播間,兩個月已經有1000個粉絲了。成年人比較喜歡抗戰郵品,孩子們則側重小人書。我們將把主題郵局打造成為弘揚呂梁精神、講好革命故事的新窗口。”孫利說。
黃河水日夜奔流,呂梁山巍峨矗立,2018年6月21日開通的興縣瓦塘鎮至山東日照港的瓦日鐵路,讓新時代的列車駛入這個曾經閉塞但充滿紅色印記的縣城。興縣郵政正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,強化服務效能提升,深挖文旅產品開發,傳承老區精神,助力老區發展,為呂梁山下的這片紅色熱土注入澎湃發展動能,奏響新時代老區振興的壯美篇章。